海風習習,秋意絲絲。11月6日,站在麻章區太平鎮通明港碼頭上遠眺,通明海特大橋橫跨碧海,連通雷州與東海島,海上漁船穿梭,浮出海面的生蠔養殖樁木隱約可見。
“這片海域是養殖生蠔的寶地,風浪小,水質好,受益于大面積的紅樹林凈化海水,有效防止赤潮發生,養出來的生蠔肥美,肉質好口感佳,深受歡迎?!痹诮邮懿稍L時,通明行政村黨支部書記陳家權告訴記者。
晌午過后,記者一行乘船前往蠔排,沿途紅樹林濃蔭簇翠,白鷺穿空。陳家權指著海面浮動的蠔排告訴記者,再過兩個月,就到了生蠔豐收季。
“你們看,相比潛排,浮排養殖的生蠔貝殼很干凈,雖然長得慢,但肥得快。這串生蠔約8斤,一兩個月后起碼會長兩三斤?!闭驹诟∨派?,陳家權熟練地解綁在蠔排上的串蠔繩,“嘩啦啦”從水里拉出一串生蠔,上有20只饅頭大小的生蠔。據悉,通明村養殖生蠔約300畝,養殖戶有20多戶,年產值1000多萬元。
當前正是太平生蠔的投苗旺季?!耙话阍谵r歷五月份開始投苗,持續三四個月,從春節到來年四五月這段時間都有生蠔收獲。今年的3兩以上規格的生蠔批發價為每斤5.5元。目前,生蠔經營模式比較單一,只是單純的養殖,這里正謀劃打造農文旅綜合體,豐富生蠔產業鏈,謀求增收?!碧芥値X頭行政村黨支部副書記陳家慶說。
自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養蠔的嶺頭村,擁有太平生蠔的最大養殖基地,養殖面積近1萬畝,養殖戶37戶,去年年產量5000多噸。
生蠔養殖成本并不高,若沒有臺風,一般是穩賺不虧。陳家慶直言,生蠔并不愁賣,尤其是到春節期間,不管大小肥瘦,都非常搶手。同時,蠔工可消化一些富余勞動力,增加農民收入,尤其是在春節期間,日薪從平時一兩百元漲到三四百元,養殖戶賺得多,農民工的收入也“水漲船高”。
太平鎮海岸線長28公里,擁有大片紅樹林。通明漁港曾是明清水師駐地,現是省二級漁港。由于歷史文化深厚,自然風光秀麗,通明村被評為省文旅特色村。在村民看來,保護好紅樹林,就是在守護自己的錢袋子。
一方水土養一方人。太平的近海筏式養蠔,比傳統的灘涂插養時間縮短一年多,產量翻了一倍。如今全鎮生蠔年產量約7000噸,主要養殖基地分布在嶺頭、通明、東岸、山后等沿海村莊。因通明河、庫竹河帶來大量浮游藻類養分,太平生蠔肉質豐腴肥美,營養價值高,遠銷大灣區。
近年來,發展生蠔產業已成為太平以“一鎮一業、一村一品”推動鄉村振興的有力舉措,正積極推動嶺頭村、通明村、陳漁村等村域水產交易中心建設,嚴把質量安全關,培育“太平生蠔”品牌,做旺港埠生蠔的農文旅經濟。
當前,麻章區緊緊抓住生蠔產業發展的契機,充分利用紅樹林生態優勢,推動生蠔產業的高質量發展,推動生態“含綠量”向發展“含金量”有效轉化,真正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統一。